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诗歌鉴赏与理解.docx
文件大小:39.1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3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诗歌鉴赏与理解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诗歌默写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注意易错字。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诗歌理解与分析

要求:根据诗歌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春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6.《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7.《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8.《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诗人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9.《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0.《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诗词填空

要求:根据诗句的意境,填写相应的词语。

1.(),春眠不觉晓。

2.(),疑是地上霜。

3.(),窗含西岭千秋雪。

4.(),明月何时照我还?

5.(),柳暗花明又一村。

6.(),举头望明月。

7.(),海内存知己。

8.(),春风又绿江南岸。

9.(),山重水复疑无路。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四、诗歌翻译

要求:将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诗歌比较阅读

要求:阅读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

(一)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异同点。

2.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月”这一意象的理解。

六、诗歌创作

要求:根据以下要求,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要求:以“春”为题材,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诗歌默写

1.夜来风雨声

2.渚清沙白鸟飞回

3.夕阳西下

4.海上生明月

5.爱情永恒

6.举头望明月

7.独在异乡为异客

8.天涯若比邻

9.春风又绿江南岸

10.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思路:

1.根据诗句“春眠不觉晓”,填写“夜来风雨声”。

2.根据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填写“渚清沙白鸟飞回”。

3.根据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填写“夕阳西下”。

4.根据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填写“海上生明月”。

5.根据诗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填写“爱情永恒”。

6.根据诗句“举头望明月”,填写“举头望明月”。

7.根据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填写“独在异乡为异客”。

8.根据诗句“海内存知己”,填写“天涯若比邻”。

9.根据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填写“春风又绿江南岸”。

10.根据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填写“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诗歌理解与分析

1.《春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2.《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色。

4.《题临安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