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古诗词鉴赏与语文教学实践).docx
文件大小:39.0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2.55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古诗词鉴赏与语文教学实践)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诗词默写与理解

要求:请根据所给的古诗词,填写空缺的字,并简要解释其意思。

1.独坐幽篁里,______。(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春眠不觉晓,______。(唐·孟浩然《春晓》)

3.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唐·杜甫《绝句》)

4.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宋·陆游《游山西村》)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古诗词翻译与赏析

要求:请将下列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并简要赏析。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赏析: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赏析: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赏析: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赏析: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赏析: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赏析:

四、古诗词背景知识

要求:根据所学诗词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述《静夜思》的作者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2.《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春晓》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4.《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有什么特殊含义?

5.《枫桥夜泊》中,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忧愁情绪?

6.《采莲曲》中的“荷叶罗裙一色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五、现代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明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星空。他心想,宇宙如此浩瀚,人类在其中的地位是多么渺小。他拿起一本关于宇宙的书籍,开始阅读。

1.小明坐在窗前,他看到了什么?

2.小明为什么觉得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渺小?

3.小明拿起了一本什么书?

4.小明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5.根据文章内容,小明可能会对宇宙产生怎样的思考?

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

六、作文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材料:

近日,我国某城市开展了一次“文明出行,从我做起”的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市民们纷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这一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作文题目:《文明出行,从我做起》

作文要求: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文明出行的理解。

2.阐述你如何践行文明出行的理念。

3.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文明出行的行列中来。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诗词默写与理解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解析:此句描述了诗人在幽静的竹林中独自弹琴,发出长长的啸声,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解析:此句描绘了春天早晨,诗人因为春眠而不知天亮,醒来时四周鸟鸣声声,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解析:此句通过黄鹂和白鹭的对比,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白鹭在蓝天上飞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解析:此句通过稻花香和蛙声,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解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行走时,一度以为没有路可走,但随后又发现了新的村庄,寓意人生中遇到困难后,往往会有新的希望。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这首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时所作,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二、古诗词翻译与赏析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翻译:太阳依傍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