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之作文主题挖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题目。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神奇的星球,那里有着美丽的风景,善良的居民。这个星球上的居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星球上的一位少年得知地球上的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他决定回到地球,寻找拯救地球的方法。经过一番努力,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花,这种花能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于是,他带着这种花回到了地球。
(1)这个星球上的居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A.繁忙而充实的生活
B.无忧无虑的生活
C.和谐、幸福的生活
D.患得患失的生活
(2)少年回到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A.探索宇宙的奥秘
B.寻找拯救地球的方法
C.学习地球的文化
D.与地球上的朋友交流
(3)少年带回的神奇花有什么作用?()
A.治疗疾病
B.保护环境
C.提高生活质量
D.增加粮食产量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题目。
小明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小学生。一天,他在家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关于太空的纪录片,片中介绍了一种可以飞行的机器人。小明被深深地吸引,立志要成为一名宇航员。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小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活动。他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科技书籍,了解了宇宙的奥秘。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竞赛,获得了优异成绩。
(1)小明为什么立志要成为一名宇航员?()
A.他喜欢太空
B.他想探索宇宙的奥秘
C.他想成为科学家
D.他想为人类造福
(2)小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哪些努力?()
A.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参加科技活动
C.阅读科技书籍
D.以上都是
(3)小明在学校的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了什么成绩?()
A.一等奖
B.二等奖
C.三等奖
D.没有获奖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论语》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A.愉快
B.高兴
C.满足
D.喜悦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是什么意思?()
A.愉快
B.高兴
C.满足
D.喜悦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愠”是什么意思?()
A.愤怒
B.恼怒
C.不满
D.怒气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孟子·告子下》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A.道理
B.方法
C.信仰
D.思想
(2)“亲戚畔之”中的“畔”是什么意思?()
A.亲近
B.辖区
C.背叛
D.边境
(3)“天下顺之”中的“顺”是什么意思?()
A.顺从
B.顺应
C.顺心
D.顺利
三、作文(50分)
题目:我心中的英雄
要求: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10分)
1.《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床前明月光”中的“光”指的是什么?()
A.月亮
B.星星
C.光线
D.霜
(2)“疑是地上霜”中的“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喜悦
B.伤感
C.好奇
D.思念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对美景的赞美
B.对友人的思念
C.对家乡的眷恋
D.对生活的感慨
2.《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
A.太阳
B.月亮
C.星星
D.光线
(2)“黄河入海流”中的“入海流”表达了什么意境?()
A.河流奔腾不息
B.河流汇入大海
C.河流流淌到尽头
D.河流形成湖泊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启示我们什么?()
A.勤奋学习,不断进取
B.站得高,看得远
C.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D.做事要脚踏实地
3.《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一水间”指的是什么?()
A.河流
B.湖泊
C.江河
D.溪流
(2)“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数重山”形容了什么景象?()
A.山峦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