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技巧与解析夯实版)试题.docx
文件大小:39.2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4.83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技巧与解析夯实版)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诗词默写

要求:根据所给的提示,正确书写下列古诗词的空缺部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

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__________。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____________。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说

(2)愠

(3)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人不知而不愠。

(C)吾日三省吾身。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反复温习,这样才能获得快乐。

(B)曾子认为学习应该有计划,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行为。

(C)孔子和曾子都认为,与人交往应该诚信为本。

(D)孔子和曾子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学习方法不同。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5.下列关于这两段文言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文言文都是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

(B)孔子和曾子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C)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反复温习,而曾子认为学习应该有计划。

(D)这两段文言文都是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内容。

四、古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文言文断句

要求:正确断句下列文言文句子。

1.韩愈者,唐之文豪也,其学博而深,其志高而洁。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夫学之不勤,无以致其才;才之不修,无以致其用。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0.夫学之不勤,无以致其才;才之不修,无以致其用。

六、文言文填空

要求:根据文意,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

2.父母之爱子,则为之________________。

3.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__________。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______________。

9.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________________。

10.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诗词默写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解析思路:

1.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能力,要求准确无误地默写。

2.注意诗句中的易错字,如“泥”、“吟”、“览”、“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