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幼儿冲突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docx
文件大小:25.6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5.41千字
文档摘要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幼儿冲突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TOC\o1-2\h\u17533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幼儿冲突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

249491.关于角色游戏的意义研究 1

102432.关于幼儿同伴冲突起因的研究 1

321713.关于幼儿同伴冲突教师指导的相关研究 2

152764.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3

21484(三)相关概念界定 3

99421.冲突 3

255452.角色游戏 3

12749参考文献 3

1.关于角色游戏的意义研究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认知水平、社会性、合作能力、语言能力、自我意识及情绪情感的发展都能产生促进作用。

国外Cassidy研究表明心理理论能帮助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达成一致,保证游戏的继续进行[1]。泰勒等人研究发现70名3-5岁参加角色游戏的儿童在故事讲述和画画两个任务中创造力的得分最高,研究指出复杂的角色游戏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叙事创造力和图形创造力发展[2]。哈佛研究报告中建议3-5岁阶段的儿童进行高水平的角色想象游戏能促进儿童的执行功能和自我控制能力快速增强[3]。

国内林静(2017)认为角色游戏能为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引导他们敢于创造,敢于表达;也能丰富幼儿生活,提供语言交往素材;通过对游戏进行评价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冷晓琳(2017)通过对两个常见的角色游戏“儿童医院”以及“小超市”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在这些角色游戏中幼儿在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主题环境中,能更好地体验积极情感,特别是在教师及时介入时,幼儿往往能获得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技能的提升[5]。张恋(2018)通过对两个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进行研究,指出游戏主题、环境创设、游戏规则、游戏材料和游戏角色等,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6]。韩佳齐、孙东立(2019)认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场景再现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积极与同伴进行交往,借此发展幼儿的社会性[7]。

周稚玥(2019)提出,要为幼儿设置宽敞明亮的游戏区域、教师要科学的投放游戏材料、要合理分配幼儿的角色、持续观察幼儿游戏、有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交往技巧等建议[8]。刘继霞(2019)关于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意义研究中指出,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科学指导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跨班联合游戏、教师认真评价幼儿的游戏是幼儿顺利进行同伴交往的主要因素[9]。

2.关于幼儿同伴冲突起因的研究

国外学者,Hay和Rossz认为导致幼儿冲突行为的原因有:物体拥有、进入团体干扰、和违反社会规范[10]。Shantz认为导致冲突的起因有:物品控制、社会控制、现象或信念的争执,并且认为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关心、互助)也会引发冲突[11]。

国内学者宋耔萱,张洪秀(2017)等人也将冲突的起因划分为:由资源占有引发的、由维护规则或意见不同引发的、由肢体动作引发的,这三类幼儿同伴冲突的起因在幼儿的互动过程中是很普遍的[12]。刘荔(2018)通过对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同伴冲突的起因之间差异不显著,引发幼儿冲突的最主要动因是物品和空间争议,而且在幼儿园环境中,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行为,影响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冲突[13]。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幼儿园发生的小班幼儿冲突研究,可以将幼儿冲突行为主划分为较多类型,其中最主要的三个类别为:一是因为游戏过程中对物资等资源的抢夺造成的冲突,二是因为游戏过程中和他人发生的肢体冲突造成的矛盾,三是因为游戏过程中自我出于对规则的维护产生的语言冲突。因此,本研究主要从这三大类进行幼儿角色冲突的研究和分析。

3.关于幼儿同伴冲突教师指导的相关研究

国外Judy-AnnConnelly(2018)在关于幼儿园角色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相关研究中指出,教师指导是塑造幼儿游戏积极性的关键因素[14]。AnamikaDevi(2018)研究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参与幼儿游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15]。AlexiaBuono(2019)认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进行恰当的指导,能够帮助幼儿融入到游戏活动当中[16]。

国内邓蔚(2017)研究认为高素质教师对游戏的合理组织,在恰当的时机指导,能够对幼儿同伴冲突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控制,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对发生冲突的幼儿及其同伴进行间接性的引导和帮助,有助于幼儿社会性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17]。张卫民(2017)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在幼儿发生冲突行为时,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