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0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骆驼祥子》考点知识清单
第一部分常识识记
作者名片
姓名:老舍
原名:舒庆春
表字:舍予
身份:中国作家,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
成就:1950年老舍创作话剧《龙须沟》,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散文《济南的冬天》等。
作品档案
作品体裁:长篇小说
主体内容:祥子是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力车夫,希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以个人奋斗改变命运。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最终,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念,自甘堕落。小说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小说以三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那段时间新旧军阀连年征战,城市买办阶级、乡村豪绅阶级对工农在经济上进行剥削,在政治上进行压迫。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不仅加剧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破产,也加速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这导致大批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劳苦大众的一个缩影。
创作来源:老舍曾听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位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走却转祸为福,趁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祥子的原型。此外,老舍因家境贫寒,从小就与普通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名人评价:老舍在祥子等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与他在其他一些小说中常写到的“老中国的儿女”之间显然存在着某种共同点,这是同一经济文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钱理群
第二部分情节梳理
彻底堕落,沦为行尸走肉小福子自杀;出卖阮明三落: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安葬虎妞。虎妞怀孕与虎妞结婚虎妞、刘四爷决裂虎妞骗婚曹家包月虎妞引诱怒辞杨宅租车拉客趁乱逃跑,带走骆驼怀侥幸心理拉客来到北平拉车谋生一落:连车带人被大兵捉走,理想破灭二落:被孙侦探诈骗三起:虎妞为祥子买二强子车一起:苦干三年,买第一辆车二起:返回车厂,重新攒钱买车
彻底堕落,沦为行尸走肉
小福子自杀;出卖阮明
三落: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安葬虎妞。
虎妞怀孕
与虎妞结婚
虎妞、刘四爷决裂
虎妞骗婚
曹家包月
虎妞引诱
怒辞杨宅
租车拉客
趁乱逃跑,带走骆驼
怀侥幸心理拉客
来到北平
拉车谋生
一落:连车带人被大兵捉走,理想破灭
二落:被孙侦探诈骗
三起:虎妞为祥子买二强子车
一起:苦干三年,
买第一辆车
二起:返回车厂,重新攒钱买车
第三部分内容梗概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章)一起一落
攒钱买车→连车带人被大兵捉走
祥子十八岁时,离开乡间到北平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攒够了一百块,买到了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车夫。祥子因为贪图高车费,怀着侥幸心理往清华拉客人,连车带人都被大兵捉了去。
(人物形象——前期的样子是老实、善良、纯朴、木讷、勤快、有美好理想的。)
第二部分(第三至十二章)二起二落
再次攒钱买车→被孙侦探诈骗→失去买车钱,希望再次落空
祥子趁乱逃命,连夜拉着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跑,并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个老头,得到三十五块大洋。祥子在回北平的路上病了一场,在说梦话时道出了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传出来“骆驼祥子”的称号。祥子回到人和车厂,把卖骆驼的钱交给刘四爷保管。
(“骆驼样子”称号的由来——从军营遇跑时带走三匹骆驼。)
祥子省吃俭用,想再买一辆车。
祥子回到人和车厂,虎妞请祥子喝酒。酒后,祥子被虎妞引诱。
祥子遇到曹先生,要去曹家拉包月。
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将曹先生摔伤了,但曹先生丝毫没有责备他。
(曹先生正直善良、待人温和,是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他给于样子很多帮助。)
年关将近,祥子打算去刘四爷那里要回自己的钱,虎妞却找上门来。
虎妞跟祥子说她怀孕了,要求祥子娶她,并把祥子的钱拿来还给他。祥子心乱如麻,借酒浇愁。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老马晕倒在茶馆里,祥子买来包子请老马和他的孙子小马吃。老马的遭遇给祥子以沉重的打击,祥子不禁为自己的未来发愁。
(次要人物的作用—老马的悲惨道遇让样子看到自己的未来,给样子带来巨大打击,样子动摇了自己的梦想。)
祥子在拉曹先生回家的途中发现被人跟踪。祥子才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