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八九年级共6册古诗文基础+提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528.61 KB
总页数:198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18.81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99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八九年级共6册古诗文基础+提升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

01基础梳理与整合

一、字词句梳理与整合

《古代诗歌四首》

1.字词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

③幸甚至哉()④杨花落尽子规啼()

⑤次北固山下()⑥客路青山外()

⑦枯藤老树昏鸦()

(2)一词多义。

以eq\b\lc\{(\a\vs4\al\co1(以观沧海(),可以为师矣()))

(3)词类活用。

①东临碣石:名词作状语,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名词作动词,

2.重点句子。

(1)默写句子。

①,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②,风正一帆悬。

③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④夕阳西下,。

⑤《观沧海》一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

;,。

⑥《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⑦《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⑧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⑨《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课文理解。

(1)《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中的“涌”字描绘出怎样的情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4.阅读诗歌,按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的前两句中“”和“”两样景物既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又烘托出一种哀伤愁侧的气氛。

(2)在文学作品中,借明月来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下面诗句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B.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C.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妙处。

《〈世说新语〉二则》

1.字词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相委而去()

(2)通假字。

尊君在不:同

(3)古今异义。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