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2.39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1.26万字
文档摘要

阶段调研试卷九年级历史2025年4月

(本试卷共19道小题,满分70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图中所示文物可用来研究()

稻谷玉琮铜鼎

(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

A.原始农耕生活 B.炎黄神话传说 C.早期文明发展 D.早期国家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稻谷”可知,这反映了原始农业发展,据材料“玉琮”“铜鼎”可知,这体现的是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的手工业的发展,因此,共同反映的是早期文明发展,C项正确;原始农耕生活只与“稻谷”有关,与其他无关,排除A项;炎黄神话传说涉及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早期国家产生的表现是出现公共权力、阶级对立、王等,与材料不符,且河姆渡时期没有产生早期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2.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高军事实力 C.强化经济管理 D.防止外戚专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秦朝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是行政管理,加强对地方控制,不是提高军事实力,不涉及军事,排除B项;材料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不属于经济措施,比如统一货币,因此,无法强化经济管理,排除C项;材料属于秦朝地方管理制度,与外戚专权无关,外戚专权在东汉比较突出,排除D项。故选A项。

3.某小组进行“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项目化成果展示,他们设计了四大板块,其中可以入选“开拓·推动交流互鉴”这一板块的人物是()

创新·拓展科技边界

开拓·推动交流互鉴

责任·担负民族大义

奋斗·铸就时代丰碑

A.张骞 B.张仲景 C.戚继光 D.郑成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乃至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外文明互鉴的开拓者,因此可以入选“开拓·推动交流互鉴”这一板块,A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医学家,撰写《伤寒杂病论》,创立辨证论治体系,属于医学领域的创新与科技突破,应该入选创新·拓展科技边界,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平定东南沿海倭患,保卫国家安全,体现民族大义与责任感,应该入选责任·担负民族大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郑成功是明未清初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同样属于民族大义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

4.在校园文化节中,某班围绕“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的形成”等故事编演历史短剧。历史剧本最恰当的标题是()

A.政治制度创新 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外交往频繁 D.民族渐融共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交融的结果,所以历史剧本最恰当的标题是民族渐融共生,D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的形成都属于民族关系内容,与政治制度创新无关,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的形成都民族关系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的形成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之间关系,与对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走近明清遗迹·感知边疆管理”这一主题,准备在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请为其选一个合适的材料()

A.唐蕃会盟碑 B.敦煌莫高窟 C.明朝北京城 D.伊犁将军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伊犁将军府符合“走近明清遗迹·感知边疆管理”这一主题,D项正确;唐蕃会盟碑体现的唐朝时期汉藏人民的友谊,排除A项;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北京城是明朝的都城,与主题不符,排除C项。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