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学期江阴市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2025.0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形式为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A.炎黄部落起源B.史前制瓷技术C.大禹治水过程D.原始农耕生产
2.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维系周王室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直到完全崩溃,新的治国方略涌现。其中老子的治国主张是
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以德治国D.选贤治国
3.最高统治者不再用间接统治地方的传统方式来管理国家,而是变成了向地方派遣直属中央的官吏来进行直接统治。与这一转变直接相关的是
A.世袭制的开始B.分封制的确立C.郡县制的推行D.行省制的建立
4.如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A.江南地区的开发B.北方各族的内迁C.黄河流域的统一D.中外文化的交流
5.“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西域、印度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张骞、鉴真B.玄奘、郑和C.鉴真、郑和D.张骞、玄奘
6.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而他则冲破传统局限,“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达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他是
A.李白B.苏轼C.关汉卿D.曹雪芹
7.“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材料中
试卷第1页,共6页
5.“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西域、印度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张骞、鉴真B.玄奘、郑和C.鉴真、郑和D.张骞、玄奘
6.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而他则冲破传统局限,“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达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他是
A.李白B.苏轼C.关汉卿D.曹雪芹
7.“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材料中
的“它”是
A.锦衣卫B.东厂C.伊犁将军D.军机处
8.“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痛苦,然后有了奕诉、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方案。”这场“自强运动”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1895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阻止饷银运出,一批台湾爱国官绅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引发上述事件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下图是1912年四川军政府铸造的银币,银币背面上方铸“中华民国元年”,中间铸刻的篆书“汉”字取代了惯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皇权的蟠龙图案。这一变化可以佐证辛亥革命
A.追求民主共和B.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C.废除科举制度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1.1919年5月,北京城到处张贴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宣言》号召“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在此一举”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腐朽统治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2.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个地方是
A.井冈山B.瑞金C.延安D.湘潭
13.照片定格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