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模式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盈利模式研究现状
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国外,Adrian等人在(1999)合著的《利润模式》一书,他指出盈利模式能够影响公司所处产业的国际竞争布局,盈利模式是模式思维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对正确模式的投资能够协助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竞争中获胜;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核心、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认为盈利模式是以盈利点、盈利源、盈利杠杆、盈利屏障为构成要素,围绕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这一核心来运作的。[1]随后,Adrian(2001)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企业盈利模式的概念,认为企业当前所处的利润区是确认盈利模式的必要条件;企业应根据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判断利润区的转移,并迅速调整一系列盈利措施。[2]JohnMargarita和NanStone(2003)在《什么是管理》中指出,赢利方法是企业利润来源及相关生产过程和实现渠道的系统化体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产品生态和业务结构,也是企业从顾客手中获取长期现金流的重要战略和技能。[3]RobinCooper(2013)指出企业盈利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利用信息、渠道资源、市场营销资源,将各种资源模型协调规划,并成一套综合能力较强的体系结构;[4]郭晓川、茶娜(2003)则指出当市场经济环境和要求产生变化的同时,就会形成公司模式的转变,并按照公司产品可以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观点,区分出物品和知识二类赢利方式;[5]郭金龙、林文龙(2005)对盈利形成的源头和方式进行区分,将中国各个服务行业的盈利方式大体分类为:规模盈利模式、产品盈利模式、渠道盈利模式、5V(价值协同/匹配)盈利模式、品牌盈利模式、产业互动盈利模式、服务盈利模式等;[6]王廷良、韩玉和王娜(2010)则通过对国外管理模式研究成果的汇总,指出要认识和深刻理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就必须把握住管理模式是围绕着公司收益的获得而进行设定的、盈利方法是模式化的、管理模式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以及管理模式是贯彻于公司的发展策略,并执行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的这四大要点。[7]王敏(2022)认为企业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整合资源,是盈利模式成功的关键;[8]赵伯廷(2022)的观点是盈利模式和财务策略的制定顺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获利空间,因此,盈利模式的选取是首当其冲的,而战略的确定应随其后,因为财务战略受企业盈利模式的驱动,才能实施。[9]
影视传媒行业盈利模式现状
由于影视媒体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笔者的检索翻阅,国外关于影视媒体产业盈利模式的文献较少,缺乏有力证明加之不同国家间对于影视传媒的相关政策不同,故本文不再做说明。在国内,学者蔡玥(2008)将传媒产业分为广播电视、新传媒、出版三大类,并通过对其收入结构的分析,总结不同传媒产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最后指出不同的传媒行业存在不同的盈利方式,这是受不同产业的本身产品属性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影响的观点。[10]孔炯(2010)通过分析媒体获取利润的方式,划分出内容盈利模式、广告盈利模式以及靠媒体零售业态获取利润的渠道盈利模式。[11]而沈武钢(2019)认为目前我国电影的盈利主要体现在影院票房收益、电影录像带发行销售额及电视频道或网络媒体购买的电影播放版权3个方面。虽然这3大途径对国产电影盈利模式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效益,但它们自身都有一定的缺陷。[12]匡文波(2023)在文章中指出,市场需求与技术推动是传媒业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在5G技术不断得到应用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普遍开始数字化转型,而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只有“免费阅读+广告”模式和“付费阅读使用”模式。传统媒体凭借自身的内容优势,通过制订付费阅读、特定用户的咨询服务,或许能够为5G时代传统媒体盈利模式在经济效益上的突破找到方向;[13]王玮(2023)认为盈利模式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并主要提出优质内容实施付费、大数据资源变现、传媒与电商结合、链接本地需求四个方面对媒体融合转型后的盈利模式进行探索;[14]张治中(2023)根据经营活动获取稳定利润的方式的不同,将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分为单重销售模式、双重销售模式、三重销售模式,同时总结了在互联网和新媒体高速发展下其盈利模式的继承与创新;[15]暴春雨(2024)对民营影视业的资本运作模式做出了介绍,并总结其盈利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前期筹备阶段的预设盈利、影视作品放映阶段的票房盈利以及作品衍生出的附加价值盈利;[16]曹越(2025)对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盈利的困境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媒体盈利模式需要从平台化、智库化、垂直化、产业化四个层面进行转型,以此扩展多元化的经营空间。[17]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综上所述,虽然一些研究者已经对盈利模式的概念、要素、分类等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