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B05
FORMTEXT?????
DBFORMTEXT??
FORMTEXT江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structionofbelt-basedbio-controlofforestfiresFORMTEXT
FORMDROPDOWN
(本稿完成时间:2024年4月)
FORMTEXT-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XXXXX—XXXX
PAGE5
目??次
TOC\o1-3\h\z\u前言 II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设计 1
5生物防火林带营建 2
6生物防火林带经营 4
7检查验收 4
8档案管理 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划》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市林业局、江西省林业资源监测中心、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育桃、丁伟、陈升、赵攀、马莉燕、陈俊松、张继红、李田、谢谷艾、叶琦、叶清、吴志伟、桂丽静、石磊桥、曾文昌、盛亚晶。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术语和定义、规划设计、营建、管护、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82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GB/T15776-2023造林技术规程
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LYJ127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术语和定义
生物防火林带biologicalfireresistanceforestbelts
以防火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宽度和密度,具备阻火、扑火依托和安全避火功能,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带状林。
防火树种fireresistancetreespecies
具有适宜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学特性,高含水率、低易燃性、较强抗火、耐火特性的树种。
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设计
规划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生物防火林带应科学统筹规划,将生物防火林带纳入地方各级相关规划,并与其他营造林工程相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结合现有各类阻隔带,综合考虑森林资源分布、火情等特点,合理设置林火阻隔网控制面积,林火阻隔控制面积宜由大到小,逐步加密林火阻隔网密度。
因地制宜、因险设防
生物防火林带根据防火区域的地形、气候、可燃物、经济管理水平、火源、火行为、交通条件、扑救能力等条件,通过比较、论证,选建安全、经济、合理、适用的,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构建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工程阻隔带、自然阻隔带为一体的林火阻隔系统。此外,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造林树种选择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以保证建设效果。
先易后难、突出重点
根据森林资源条件、保护对象重要性,以及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自然规律、可控程度、防控基础,对林火进行科学分类和布局,分区、分类进行林火管理与控制。根据全省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及火灾发生频度,优先在重点火险区、国有林区、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公益林区等构建林火阻隔系统。
防火为主、多效兼顾
在不降低防火林带阻火隔离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与山区开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民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山区居民的建设积极性,如在山脚林田(地)交界处、立地条件较好的下坡、沟谷区域,可发展常绿、抗火、耐火的经济型防火林带。
建设区划
重点建设区域
生物防火林带重点建设区域包括交通干线两侧视线可见范围内的山林、自然保护区(小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镇村周边山体、大型水库库区范围山体、重点公益林区、重要林特产业区、易燃针叶林大面积连片分布区、集中墓葬区、军事基地及油库、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