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超时计时器的作用结点A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就启动一个超时计时器(timeouttimer)。计时器又称为定时器。若到了超时计时器所设置的重传时间tout而仍收不到结点B的任何确认帧,则结点A就重传前面所发送的这一数据帧。一般可将重传时间选为略大于“从发完数据帧到收到确认帧所需的平均时间”。*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解决重复帧的问题使每一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每发送一个新的数据帧就把它的发送序号加1。若结点B收到发送序号相同的数据帧,就表明出现了重复帧。这时应丢弃重复帧,因为已经收到过同样的数据帧并且也交给了主机B。但此时结点B还必须向A发送确认帧ACK,因为B已经知道A还没有收到上一次发过去的确认帧ACK。*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帧的编号问题任何一个编号系统的序号所占用的比特数一定是有限的。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发送序号就会重复。序号占用的比特数越少,数据传输的额外开销就越小。对于停止等待协议,由于每发送一个数据帧就停止等待,因此用一个比特来编号就够了。一个比特可表示0和1两种不同的序号。*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帧的发送序号数据帧中的发送序号N(S)以0和1交替的方式出现在数据帧中。每发一个新的数据帧,发送序号就和上次发送的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收方能够区分开新的数据帧和重传的数据帧了。*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可靠传输虽然物理层在传输比特时会出现差错,但由于数据链路层的停止等待协议采用了有效的检错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对上面的网络层就可以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停止等待协议的算法这里不使用否认帧(实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大都是这样的),而且确认帧带有序号n。按照习惯的表示法,ACKn表示“第n–1号帧已经收到,现在期望接收第n号帧”。ACK1表示“0号帧已收到,现在期望接收的下一帧是1号帧”;ACK0表示“1号帧已收到,现在期望接收的下一帧是0号帧”。*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在发送结点(1)从主机取一个数据帧,送交发送缓存。(2)V(S)←0。(3)N(S)←V(S)。(4)将发送缓存中的数据帧发送出去。(5)设置超时计时器。(6)等待。{等待以下(7)和(8)这两个事件中最先出现的一个}(7)收到确认帧ACKn,若n=1–V(s),则:从主机取一个新的数据帧,放入发送缓存;V(S)←[1?V(S)],转到(3)。否则,丢弃这个确认帧,转到(6)。(8)若超时计时器时间到,则转到(4)。*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在接收结点(1)V(R)←0。(2)等待。(3)收到一个数据帧;若N(S)=V(R),则执行(4);否则丢弃此数据帧,然后转到(6)。(4)将收到的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送交上层软件(也就是数据链路层模型中的主机)。(5)V(R)←[1?V(R)]。(6)n←V(R);发送确认帧ACKn,转到(2)。*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停止等待协议的要点只有收到序号正确的确认帧ACKn后,才更新发送状态变量V(S)一次,并发送新的数据帧。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帧时,就要将发送序号N(S)与本地的接收状态变量V(R)相比较。若二者相等就表明是新的数据帧,就收下,并发送确认。否则为重复帧,就必须丢弃。但这时仍须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帧ACKn,而接收状态变量V(R)和确认序号n都不变。*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停止等待协议的要点(续)连续出现相同发送序号的数据帧,表明发送端进行了超时重传。连续出现相同序号的确认帧,表明接收端收到了重复帧。发送端在发送完数据帧时,必须在其发送缓存中暂时保留这个数据帧的副本。这样才能在出差错时进行重传。只有确认对方已经收到这个数据帧时,才可以清除这个副本。*计算机网络讲义第*页停止等待协议的要点(续)实用的CRC检验器都是用硬件完成的。CRC检验器能够自动丢弃检测到的出错帧。因此所谓的“丢弃出错帧”,对上层软件或用户来说都是感觉不到的。发送端对出错的数据帧进行重传是自动进行的,因而这种差错控制体制常简称为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即:自动重传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