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章BIM概述BIM工程应用BIM的发展课件.pptx
文件大小:6.99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4-11
总字数:约3.91千字
文档摘要

第1章BIM概述主讲人:陈彦佳BIM工程应用1.2BIM的发展

CONTENTSBIM发展现状分析1BIM发展趋势分析2

1.2.2发展现状1.2

4发展现状BIM最早是从美国发展起来,随后部分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也成为研究BIM中的一份子,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更有一大部分国家已经陆陆续续引进BIM技术,并在建设项目上充分利用BIM,例如日本、土耳其、韩国、新加坡等,目前这些国家的BIM发展和应用都达到了一定水平。

5美国BIM发展现状美国是较早启动建筑业信息化研究的国家,发展至今,在BIM研究与应用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目前,美国BIM的应用点种类繁多,各行各业都深化了BIM的应用,相关协会总结了BIM应用经验,推出多种BIM标准在世界上了起到了示范作用。根据McGrawHill的调研,2012年工程建设行业采用BIM的比例从2007年的28%增长至2009年的49%直至2012年的71%。其中74%的承包商已经在实施BIM了,超过了建筑师(70%)及机电工程师(67%)。BIM的身影在美国的建筑中无处不在,例如2017年年底完工的美国布朗大学,在2014年布朗大学的建设开始的时候,当时面临着诸多严峻的考验,一是项目团队遍布整个美国,二是危险气体的排放需要更加特殊的管道系统,于是对天花板的要求就提高了一个级别。正是因为BIM的存在,将项目团队的每个人都用BIM凝聚在一起,增加了交流互动的强度,据调查显示,此项目在BIM的帮助下节约了6个月施工时间,节约了2500万美元。

6与大多数国家相比,英国政府要求强制使用BIM。在这一点上令很多国外人费解,可他们不知道的是,BIM节约的成本、提高的施工速度以及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难以令人想象的。BIM自从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以后,根据调查显示:2018年较2017年使用BIM技术的人数增加了12%,自2014年以来是增长幅度最快的一年,仅有1%的调查对象不了解BIM,更为可观的是大型公司(50名员工)使用BIM达到78%,中型公司(16-50名员工)使用BIM达到80%,就连小型公司(15名员工以下)使用BIM竟达到66%。英国在2016年开始施工的高铁枢纽2号线(HS2)铁路包含大量交叉点的大型三角型交通枢纽,其施工相当复杂,但通过使用美国Bentley(奔特利)公司的BIM软件,在6个月内就构建了地形BIM模型,打造了最优轨道线形设计,不仅如此,还用它轻松解决了信息建模、生成、图形处理等问题,充分利用BIM共享数据与高效工作的特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英国BIM发展现状

7日本BIM发展现状2009年被称为日本的BIM元年。大量的日本设计公司、施工企业开始应用BIM。日本国土交通省2010年3月表示,已选择一项政府建设项目作为试点,探索BIM在设计可视化、信息整合方面的价值及实施流程。2010年,日经BP社调研了517位设计院、施工企业及相关建筑行业从业人士,了解他们对于BIM的认知度与应用情况。结果显示,BIM的知晓度从2007年的30.2%提升至2010年的76.4%。2008年的调研显示,采用BIM的最主要原因是BIM绝佳的展示效果,而2010年人们采用BIM主要用于提升工作效率。仅有7%的业主要求施工企业应用BIM,这也表明日本企业应用BIM更多是企业的自身选择与需求。日本33%的施工企业已经应用BIM了,在这些企业当中近90%是在2009年之前开始实施的。日本软件业较为发达,在建筑信息技术方面也拥有较多的国产软件,日本BIM相关软件厂商认识到,BIM是需要多个软件来互相配合,而数据集成的基本前提,因此多家日本BIM软件商在IAI(InternationalAllianceofInteroperability,国际数据互用联盟)日本分会的支持下,以福井计算机株式会社为主导,成本了日本国国产解决方案软件联盟。此外,日本建筑学会于2012年7月发布了日本BIM指南,从BIM团队建设、BIM数据处理、BIM设计流程、应用BIM进行预算、模拟等方面为日本的设计院和施工企业应用BIM提供了指导。目前,在日本利用BIM技术最为成功的大型工程——日本东京的新摩天大楼(日本邮政大厦),此项目优化原始平面设计,BIM模型直接出图,利用BIM技术,便于检测系统的管线碰撞,并及时对其出现的碰撞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减少隐藏于图纸内的管线冲突;有利于建立机电模型构件的施工标准;提高施工图面与数量表的一致性。

8新加坡BIM发展现状新加坡在2015年前,实现了所有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项目都必须提交BIM模型的目标。建筑与工程局(BCA)在2012年5月推出新加坡BIM大纲1.0,并在2013年8月发布新加坡BIM大纲2.0。政府在这些年颁布了诸多BIM政策与标准,其目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