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6为学(第一课时)教学教案.pdf
文件大小:160.49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13
总字数:约2.66千字
文档摘要

26为学(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26为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文言文。

2.理解句义文义并积累文言词汇

2.教育学生立志明白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逮怠迄屏鄙恃钵

2.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要求就学生求学是否有难易之分这个观点发表意见,结合课前三

分钟,创设情境,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就刚才学生的意见(不管是正面意见还是反面意见)不作质

评,要求学生读《为学》这篇课文从中找答案。(板书)

三、朗读训练。

1.朗读指导:

A、文言文要反复朗读;B、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疏

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

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

1

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读法”,旨以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

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的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

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

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三

种是诵读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朗读课文要循序渐进,力求达到第

三种境界。

2.教师范读,学生自已尝试读一次。(要求优生以高要求读)

四、疏通课文一二段:

1.要求学生对课文字、词、句质疑提问,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

解答。

2.请一较好的翻译,由学生评价翻译质量并纠错。

3.让一较差的翻译。

备用难字:

之:指天下事,可不译。人之为学的“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不译。学之的“之”指学问,可不译。昏:愚笨。旦

旦而学之:而,表修饰,相当于“地”。久而不怠焉:而,表顺接,

可不泽。怠;松懈。焉:语气词。迄乎成:乎,于,到。而亦不知:

而,表顺接,可不泽。屏弃而不用:而,表并列,并且。无以异:没

有什么不同。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4.背诵指导: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背诵的方法来背诵的方法来背诵一二段:

先自由朗读一次,再集体朗读一次,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语集体

试背一次,自由试背一次,再找几个优生背。

5.课堂讨论:

由一二段的内容尤其是第二段的内容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2

举手发言,不拘对错,有理即可。鼓励说话。

学生之间可以争论反驳。

参考意见:事在人为,要想成功关键在于是不是要立下志向,努

力进取。

五、布置作业:

A类:背诵课文一二段;试翻译课文其余部分以备检查。

B类:默写课文一二段。

[说课精要]本节课主要在解决字词句义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心

进行思想教育,主要要求学生动口。背诵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26为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文言文。

2.理解句义文义并积累文言词汇

2.教育学生立志明白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结合课前三分钟,要求演讲者举例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

2.教师过渡:我们在说明自己的观点时,常常要举一些事例进

行证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学》这篇课文,看作者举了什么例

子来证明的。

二、理解三四段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三四段:

一男生读三段,一女生读四段

3

2.教师讲解几个难字词:

3.学生试自己翻译课文,遇到不明白的提出疑问,由知道的学

生或老师解答:

4.抽查二同学各译一段,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

5.指导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