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文化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汽车类相关专业
【授课单位】 【总学时】40
【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以系统介绍汽车文化的发展及国内外特色为核心内容,全面涵盖汽车从诞生到现代科技应用的各个方面。
从课程性质看,其具有综合性,融合了历史、技术、产业、文化等多领域知识,打破单一学科局限。同时具备基础性,为学生后续学习汽车专业核心课程筑牢根基。
在作用方面,它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的汽车知识体系,通过对汽车定义、结构、分类,以及汽车公司、汽车运动等内容学习,拓宽专业视野。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教材中融入的素质教育元素,如“汽车先锋”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职业观。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丰富的图文、多样的课堂设计及数字资源,增强学习趣味性与互动性。此外,对学生未来就业有导向作用,使学生更好适应汽车行业岗位需求,为投身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准备。
1.2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设计紧密围绕素质教育与工学结合理念。在内容选取上,以教材六大模块为基础,兼顾汽车历史、产业、科技及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教学过程中,利用各模块开头的“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借助“汽车先锋”等内容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同时,结合校企合作成果,将岗位实际技能融入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模块结尾的“探索活动”及各类拓展栏目,巩固知识、拓宽视野。此外,借助图文与数字资源,提升学习趣味性,全方位助力学生掌握汽车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二、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的定义;了解汽车的外形演变过程;了解汽车色彩的含义。
(2)了解汽车的诞生历史;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简史;熟悉不同种类的内燃机。
(3)了解德、法等欧洲国家著名汽车公司的发展及旗下品牌;了解美国著名汽车公司的发展及旗下品牌。
(4)了解中国著名汽车公司的发展及旗下品牌;了解日本著名汽车公司的发展及旗下品牌;了解韩国著名汽车公司的发展及旗下品牌。
(5)了解汽车运动的分类;了解汽车名人的事迹;了解不同形式的汽车时尚文化。
(6)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种类;了解汽车智能技术;了解车联网。
2.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识别汽车的结构;能够正确对汽车进行分类;能够正确查找车辆识别代号并分析其含义。
(2)能够正确解析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的重要变革;能够正确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历程;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3)能够区分、识别欧美著名汽车公司及其品牌商标;具备资料检索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4)能够区分中国、日本、韩国的汽车公司及其品牌商标;具备资料检索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5)能够正确辨析汽车名人与汽车品牌的关系;能够正确叙述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规则;能够正确分析汽车运动的文化特色。
(6)能够区分各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够正确说出我国自动驾驶分级;能够正确识别智能座舱的主要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3素质目标
(1)激发职业热情;养成团队协作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思维习惯。
(2)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弘扬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
(3)养成爱国奉献、和谐团结的工作作风;激发对汽车行业的热爱。
(4)养成爱国奉献、和谐团结的工作作风;激发对汽车行业的热爱。
(5)提高沟通合作、共同奉献的协作意识;弘扬追求卓越、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人生理想。
(6)弘扬勇于创新、不断进步的奋斗精神;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人生理想。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包含汽车概述,汽车的诞生与发展,欧美著名汽车公司,亚洲著名汽车公司,汽车运动、汽车名人与时尚文化,汽车科技6个模块,其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序号
课程内容
教学建议与说明
学时分配
1
汽车概述
1.1了解汽车的定义与结构
1.2了解汽车的分类与编号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
4
1.3了解汽车的外形与色彩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
2
汽车的诞生与发展
2.1了解汽车的诞生历史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
6
2.2了解汽车工业发展简史-1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
2.2了解汽车工业发展简史-2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
3
欧美著名汽车公司
3.1认识德国著名汽车公司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
8
3.2认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