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新中考 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 内蒙古卷03(答案与解释)2025年新中考模拟(新中考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219.3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15
总字数:约7.81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

【冲刺卷03卷】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专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否则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24分)

学校成立研学小组探究内蒙古文化之源,收集到以下关于内蒙古历史的资料,请你阅读并完成1-5题。(12分)

在华夏大地的北疆,内蒙古宛如一部雄浑的史诗,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秦汉的风,吹进了这片广mào的土地,郡县的设置,如同在草原上种下了文明的种子。隋唐的光辉,也曾照亮这里,都护府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见证着中原与北疆的交融。辽金的铁骑,踏过这片草原,带来新的文化与制度,为内蒙古的历史添上别样色彩。元朝的大一统,让内蒙古成为连接四方的重要纽带,丝路的驼铃,从这里悠悠响起。明清交替,让内蒙古在盟旗制度与边墙的见证下,经历着时代的风云变幻。

近代的阴霾虽曾笼罩,可内蒙古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1947年,那一声宣告,如同春雷,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开启了全新篇章。此后,行政版图不断优化完善,曾经分割的区域重归一体。如今,内蒙古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奔腾向前,续写着新的传奇,它是祖国北疆最璀càn的明珠,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1.请你为语段中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书写汉字。(4分)

(1)广mào()(2)璀càn()(3)镌刻()(4)阴霾()

答案:(1)袤(2)璨(3)juān(4)mái

解析:“广袤”的“袤”不要写成“茂”等错别字;“璀璨”的“璨”注意其结构和笔画;“镌刻”的“镌”读音为“juān”,不要误读;“阴霾”的“霾”读“mái”。

2.许多同学对“蒙”字很有兴趣,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选择对“蒙”字最初本意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蒙”是个会意字,金文的“蒙”下方是个“人”形,上方是个被东西挡住眼睛的形状。A.蒙骗B.遮蔽C.掩盖D.隐瞒

“蒙”是个会意字,金文的“蒙”下方是个“人”形,上方是个被东西挡住眼睛的形状。

答案:B

解析:从金文“蒙”字下方是“人”形,上方是被东西挡住眼睛的形状,可知其最初本意是“遮蔽”,A选项“蒙骗”、C选项“掩盖”、D选项“隐瞒”均是后来引申的含义。

3.关于“蒙”字不同写法的鉴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图四图三图二图一

图四

图三

图二

图一

A.图一为楷书,字形方正,笔画清晰,结构严谨。楷书的特点是笔画粗细一致,字形规整,易于辨认。

B.图二为隶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朝。其特点是横画长而直画短,字形宽扁,

C.图三为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笔画连贯,字形较为自由,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规范性。

D.图四为草书,是汉字书写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书体,笔画简化,字形变化大,书写速度较快,但识别难度较高。

答案:B

解析: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鼎盛,并非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朝,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楷书特点描述正确;C选项行书特点正确;D选项草书特点正确。

4.下面短语中,和语段中“奔腾向前”结构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天空湛蓝B.雄伟壮丽C.红色旗帜D.红得发紫

答案:C

解析:“奔腾向前”中“奔腾”是动词,“向前”是表示动作方向的偏正短语,整体是偏正结构。“天空湛蓝”中“天空”是主语,“湛蓝”是谓语,是主谓结构;“雄伟壮丽”中“雄伟”和“壮丽”是并列关系;“红色旗帜”中“红色”修饰“旗帜”,是偏正结构;“红得发紫”中“发紫”补充说明“红”的程度,是补充结构。

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你修改过来。(2分)

答案:在盟旗制度与边墙的见证下,内蒙古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

解析:这句话的病句问题是“让……经历着……”这种表述不够准确,逻辑上存在主语缺失和搭配不当的问题。

6.在“边塞风情”栏目中,研学小组收集到以下诗句,请将空缺处补充完整。(6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化用典故,委婉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