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组建有线互联网络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主备人
杨宇萌
集体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第三章第13课。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以及如何组建双机直联网络,为本节课学习组建有线互联网络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为下节课接入家庭无线网络的学习做出了铺垫。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操作能力,并且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编程或者软件工具。这对于本节课有线互联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模拟系统搭建多机互联的局域网络。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种类及特点。
了解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路由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网络拓扑结构的种类及特点。
2.运用模拟系统搭建多机互联的局域网络。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连接家庭有线互联网络。
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机模拟系统路由器交换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如何搭建多机互联网络,成为一个“新基建”高手?(展示一些多机互联的图片)
传授新课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搭建多机互联局域网络的步骤。
提问:要使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需要一台什么设备?它的作用是什么?
(展示交换机)
任务一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6页,总结1.概括出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画出示意图。
任务二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接入互联网还需要什么设备?
这个设备有什么作用?
拓展与深化
为什么在浏览网站时,不是直接输入IP地址来打开网页呢?
常见的顶级域名有哪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布置作业
完成家庭电脑的有线接入互联网。
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让你真观看操作步骤,仔细聆听步骤讲解。动手完成多机互联的搭建。
思考问题并作答。
阅读课本66页,总结概括出教师所提问题。
绘制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实践。得出结论后,派代代表回答。
学生通过在网络上搜索以及阅读课本等方式找出答案。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通过设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
锻炼学生间分工协作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
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设计
3.13组建有线互联网络
搭建多机互联局域网络。
环型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
总线型
3.接入互联网——路由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