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网络信息的甄别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二章第7课的内容,第六课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掌握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并为下一节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做准备。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教学目标
了解不可靠信息产生的原因。
掌握网络信息的甄别方法。
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网络信息的甄别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应用。
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风扇上加装矿泉水瓶,制冷效果堪比空调》的视频,并向同学们提问这条消息是否可信,我们应该如何甄别?
传授新课
任务一: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31-33页总结一下不可靠信息产生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任务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鉴别信息的真假?
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归纳。
任务三:
请同学们以信息科技小组为单位,完成表2-1,分析‘加装矿泉水瓶“空调”电扇’是否真实可靠?
拓展与深化
1.在收集“一带一路”专题资料的过程中,得到如下两条信息:
(1)丝绸之路由发展中国家构成。
(2)“一带一路”涉及64个国家。
这些说法准确吗?如何鉴别以上两条信息是否正确?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布置作业
寻找一个你关注的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尝试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有创意的解决办法。
观看视频,并思考教师所提问题,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
认真阅读31-33,总结归纳不可靠信息产生的原因。然后作答。
独立思考,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归纳,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答案。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以及感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巩固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板书设计
第七课网络信息的甄别
产生不可靠信息的原因。
网络信息的甄别方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