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安徽专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10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安徽专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法律为我们护航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2.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
3.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进行正确选择。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法律的定义和作用:重点理解法律的概念,以及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中的核心作用。
2.法律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法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就在身边。
难点:
1.法律意识的培养:学生可能对法律的认识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深刻的法律意识。
2.法律知识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法律事件,让学生直观感受法律的作用。
2.组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法律知识的应用。
3.设计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寻找法律应用的实例,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相关法律知识视频、法律案例库、在线法律知识测试
-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挂图、案例分析材料、角色扮演剧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前方,微笑着与学生打招呼:“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课。请大家先思考一下,你们对法律有什么样的认识?”
2.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认真倾听,并总结学生的回答。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讲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中的核心作用。
-“同学们,法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跟我一起学习。”
-老师通过PPT展示法律的定义和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
2.老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律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法律就在身边。
-“同学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法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发言。
3.老师讲解法律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呢?”
-老师通过PPT展示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4.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案例分析,请大家认真听讲。”
-老师展示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5.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法律知识的应用。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角色扮演,请大家积极参与。”
-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三、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定义、作用、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认真倾听并总结。
2.老师强调法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希望大家能够遵守法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四、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查阅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中的作用。
-收集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撰写一篇关于法律意识的作文,谈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2.老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与同学交流,共同提高法律素养。
五、课堂延伸
1.老师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老师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
3.老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法律法规汇编:提供《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