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用了4小时,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90千米/秒?????B.90千米/时?????C.90千米/分
2.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B.如图所示,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因为(??)。
A.坐着相对地面在运动?????B.地球自身在转动?????C.地球围绕太阳在转动
4.想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标明的是(??)。
A.方向?????B.距离?????C.路线?????D.以上都是
5.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的一位飞行员正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一颗子弹,原因是(??)。
A.飞行员反应快?????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C.飞行员手有劲
6.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
A.摆动?????B.转动?????C.滚动
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
1.物体的(???)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点关系。
2.我们可以通过(???)和(???)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4.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物体运动(???)的大小。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高速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5.飞机在起飞前要先进行一段(???)来获得较快的起飞速度,在降落前一般都有一段(???)来调整飞机机头方向。(填“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6.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判断方向,用(???)测量距离。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如果将斜面的一端抬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不变。(??)
2.公交车停在站台上,说明此时公交车相对地面静止不动。(??)
3.从定州发往北京的火车中,到达时间最早的一定是速度最快的。(??)
4.走的路程长,速度就快。(?)
5.拨动尺子时,尺子会上下振动,这种运动是直线运动。(??)
6.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跑步、游泳、摆动、飞行等。(??)
7.在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8.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是静止的。(??)
9.钟摆、秋千、汽车雨刮器运动时的轨迹都是弧线。(?)
10.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题:把运动物体及其运动方式连接起来。
齿轮??????????振动
滑冰??????????摆动
转盘??????????滚动
秋千??????????平动
水花四溅中音叉?????旋转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
1.将表格内左侧物质按酸碱性填入表格。
六.简答题(共5题,共29分)
1.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课堂上我们想办法测量了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如果有两个不同重量的小球,它们在同一个“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速度会不会有变化呢?快去试一试吧!
3.4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喷气式客机900千米,汽车120千米,快艇100千米,高速列车300千米。那么哪种交通工具运动得最快?哪种最慢?是按照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
4.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5.小王今天想去植物园的杜腾园玩,现在在入口处,他应该怎么找到杜鹃园,请你帮帮他。
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手抓子弹”的奥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在蠕动着,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在这段文字中,飞行员可以“手抓子弹”的原因是(???)和(???)
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八.综合题(共3题,共15分)
1.实验探究题。
校田径运动会上,陈璐颖、韩旭、高原三位同学的百米赛跑成绩。如上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