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21.9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28
总字数:约3.46千字
文档摘要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本章节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展开,通过讲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影响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内容紧密结合课本,以实例讲解为主,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认识,提升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理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如沙漠植物根系深长、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等。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等)对生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

难点:

1.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学生难以把握生物与环境之间多因素、多层次的关系。

2.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解决办法:

1.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探讨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结合实践活动,如校园环境调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案例进行讨论,激发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

3.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互动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实物展示:引入相关生物和环境样本,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记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总用时约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物图片,如沙漠、森林、海洋等。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生物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简要点评。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0分钟)

-讲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如沙漠植物的根系深长、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互动: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与环境适应的例子。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0分钟)

-讲解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等)对生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

-通过图表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环境因素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互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环节(10分钟)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环节(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点问题,互相解答。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练习和讨论环节,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回答中的不足,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2.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教学双边互动,紧扣实际学情,凸显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自然界的奇迹:生物与环境的故事》: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述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奇妙故事,适合学生深入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和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概念。

-《生态学入门》: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有助于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环境保护手册》:一本实用的手册,包含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行动指南,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观察自己家附近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