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散文二篇》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7.9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28
总字数:约4.8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教学实录新人教版,本节课内容选自散文佳作,旨在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韵味和情感表达。课文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写法特点和表达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散文意境的能力,提升审美鉴赏素养。

2.增强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文化传承与理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阅读的习惯,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阅读和理解较复杂的文本。在知识层面,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散文的写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散文意境和情感细微变化的敏感度。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待提高。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阅读不专注、笔记不详细等问题,这会影响他们对散文内容的吸收和消化。此外,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对散文的写作技巧掌握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散文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同时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以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散文二篇》教材,以便阅读和分析课文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散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丰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意境。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分析、写作技巧讲解的PPT,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准备书写工具,确保写作练习的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与散文相关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学习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类型的文学作品?为什么?

3.引导学生讨论散文的特点,如意境、情感表达等。

4.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分析课文《散文二篇》的结构、主题和写作手法。

2.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写法和情感表达。

3.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等。

4.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掌握散文的表达方式。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段散文片段,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各小组展示创作成果,全班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散文的魅力在哪里?

2.引导学生从审美、情感、文化传承等方面回答问题。

3.总结散文的特点,强调散文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散文与诗歌有何区别?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提问:散文的写作有哪些技巧?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5.教师提问:如何鉴赏散文?

6.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你们是否遇到过困难?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教师总结。

3.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将散文的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散文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时间:45分钟

备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紧扣实际学情,注重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学生能够识别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能够理解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情感表达。

2.能力提升:

-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能够深入分析散文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在写作技巧上得到了提升,能够运用散文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有所增强,能够对散文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分析。

3.素质培养: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散文。

-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更加细腻,能够通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