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节 光的色散 课件.pptx
文件大小:131.65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4-29
总字数:约3.31千字
文档摘要

八年级上第5节光的色散

目录新课引入2新知学习3学习目标1课堂小结4随堂练习5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学习目标

用金刚石、水晶打磨成的饰品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发出彩虹一般的光彩.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呢?问题新课引入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解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学习一、色散演示观察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点击播放视频

定义:太阳光是白光,它射入、射出棱镜会发生折射,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思考光的色散实质是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彩虹就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想一想雨后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想想做做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点击播放视频

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色彩斑斓的物体,那么物体是如何呈现不同的颜色呢?思考拓展:物体的颜色

红色透明玻璃蓝色透明玻璃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红色不透明物体蓝色不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白色物体黑色物体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宋代蔡卞在《毛诗名物解》中提到:“今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霓”,此句描述了一种“人工造虹”的方法.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_____现象,通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白光是由_________混合而成的.色散多种色光白光是一种复合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单色光组合而成彩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珠时,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电视画面的颜色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思考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用手机摄像头不断靠近并放大观察电视屏幕,会看到什么现象呢?点击播放视频我们平时看到的光并不只是这三种颜色,各种五颜六色的光是怎么形成的呢?思考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就可以看到各种颜色,因此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二、色光的混合点击播放视频

我们看到的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或手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电脑演示:色光的混合点击播放视频

颜料也有很多种颜色,对于颜料而言,三原色也是红、绿、蓝吗?不是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它们按不同的比例也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思考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人眼都可以看见吗?什么光是人眼看不见的呢?

可见光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三、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穿透云雾的能力强,能进行遥控遥感.太阳光谱红端以外的辐射叫作红外线.2.特点:红外线的以上特点,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思考红外线1.定义:遥控加热取暖红外夜视仪点击播放视频3.应用:利用红外线拍摄“热谱图”

能杀死微生物,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1.定义:太阳光谱紫端以外人眼看不见的光叫作紫外线.2.特点:紫外线的以上特点,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思考3.应用:杀菌消毒验钞点击播放视频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烈日炎炎人们撑遮阳伞、擦防晒霜等方式进行紫外线防护.

例1常用的红外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当用红外测温枪测得甲、乙两人的温度分别为36.3℃、36.5℃,则____(选填“甲”或“乙”)所辐射红外线的强度较强.该设备在黑暗的夜晚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用.能乙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原理制成的测温枪可以在黑暗中使用

例2中午时分,烈日当头,同学们纷纷撑开了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