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重点知识点考点清单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重点知识点考点清单
第一章
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国际单位制中,米的符号是m。
2.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紧贴所测的直线;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5.1h=60min
1min=60s
6.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参照物:当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时,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取,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8.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9.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0.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有速度是表示
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1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
12.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
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如果知道公式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另
一个物理量。
13.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14.测平均速度的原理:
第二章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6.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7.人耳听到声音的两种途径:空气传导、骨传导。
8.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9.物体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10.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11.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1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13.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1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15.声作为一种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16.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1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8.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19.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0.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三个方面着手。
第三章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4.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5.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要点: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会在各种状态之间变化。
7.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8.熔化的过程要吸热,而凝固的过程要放热。
9.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都有确定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