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隋的兴亡》教案.doc
文件大小:23.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29
总字数:约1.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3

《隋的兴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前人对大运河的不同评价,探究大运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凿。

教学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师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请将魏、蜀、吴、十六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下图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隋的统一

师生共同探讨:

1.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教师讲解隋统一的背景、经过、影响。

3.师:出示资料。

材料一:

时间

类别

隋朝

隋盛世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材料二: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2)你认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探究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师展示隋朝大运河图片,导入本模块的学习。

2.展示隋朝大运河简图,让学生回答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南北到达地点,由那四段构成,沟通了哪些水系?

3.师生共同探讨: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是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吗?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和历史趋向如何?

4.师生共同探讨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师总结。

探究三:隋的覆亡

1.师展示隋炀帝龙舟模型图,展示资料:导入本模块学习。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今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黄沙,幽魂弃荒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2.师生共同探讨。出示资料: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三月)(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上(炀帝)御龙舟,幸江都(今扬州)。

——《隋书·炀帝纪》

材料二:

炀帝冢

唐·宗元鼎

帝业兴亡是几重?

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

不愿生归驾九龙。

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学生回答,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