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二期末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通过指数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化简两个集合再求并集.
【详解】由,得,由,得,
所以.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以及指数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复数满足,其中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是()
A. B.3 C. D.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利用复数的乘除运算化为形式,再根据复数的概念求解.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复数的虚部是3.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得运算及概念,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命题“?x≤0,x2+x+1>0”的否定是()
A.?x>0,x2+x+1≤0 B.?x>0,x2+x+1>0
C.?x0≤0,x02+x0+1≤0 D.?x0≤0,x02+x0+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命题“?x≤0,x2+x+1>0”为全称命题,故其否定为:?x0≤0,x02+x0+1≤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称命题的否定,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4.已知高一(1)班有48名学生,班主任将学生随机编号为01,02,……,48,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8人,若05号被抽到了,则下列编号的学生被抽到的是()
A.16 B.22 C.29 D.3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系统抽样定义求出样本间隔即可.
【详解】样本间隔为48÷18=6,则抽到的号码为5+6(k﹣1)=6k﹣1,
当k=2时,号码为11,
当k=3时,号码为17,
当k=4时,号码为23,
当k=5时,号码为29,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抽样的定义和方法,属于简单题.
5.已知为两个不同平面,为直线且,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时,若,则推不出;反之可得,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当时,若且,则推不出,故充分性不成立;
当时,可过直线作平面与平面交于,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又,所以,
又,所以,故必要性成立,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是的什么条件,需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由条件能否推得条件;二是由条件能否推得条件.
6.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数据为141,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的值,模拟程序
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
【详解】当S=0,k=1时,不满足输出条件,进行循环,执行完循环体后,S=1,k=2,
当S=1,k=2时,不满足输出条件,进行循环,执行完循环体后,S=6,k=3,
当S=6,k=9时,不满足输出条件,进行循环,执行完循环体后,S=21,k=4,
当S=21,k=4时,不满足输出条件,进行循环,执行完循环体后,S=58,k=5,
当S=58,k=5时,不满足输出条件,进行循环,执行完循环体后,S=141,k=6,
此时,由题意,满足输出条件,输出的数据为141,
故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为k≤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当循环的次数不多,或有规律时,常采用模拟循环的方法解
答.
7.如图的三视图表示的四棱锥的体积为,则该四棱锥的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 B. C.6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视图,画出空间结构体,即可求得最长的棱长.
【详解】根据三视图,画出空间结构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底面,所以棱长最长
根据三棱锥体积为
可得,解得
所以此时
所以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三视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