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史学入门《第1课 历史和历史学》知识清单.pdf
文件大小:182.3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4-29
总字数:约1.63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历史和历史学

【课标要求】

理解“历史”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与被记述的历史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一定

历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叙述和阐释;认识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

解历史学所具有的科学属性、社会功能及育人功能。

【必备知识】

一、历史的概念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

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记

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记录的过去事情。

由古人造字来看“历”字的古体字被写成“曆”或“歴”等,可见它是指

过去发生的事实。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

识、有选择的记录。客观历史是书写历史的基础;书写历史是客观历史的反映,

带有主观性。书写历史是认识客观历史的重要依据。可见包含两层含义,即客观

的历史过程和主观的历史认识。

1)过去发生的事(客观的,真实存在的,有确定的时间、空间、人物、内

容过程,称“客观历史”)。

2)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即“书写历史”。

(主观的,不一定符合客观真实的历史。包括史实、对史实的原因分析和评价。)

二、历史学

1.概念:历史学,是指以历史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一门学问,叫史学或历史

学。也可以用“历史”一词代表。

历史学的本质其实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历

史的过程和方法。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认为往事只有

在当代人生活中发挥作用才成为历史,否则是“死的历史”,即编年史。因此,

同样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会被不断的改写。

英国哲学家柯林武德又进一步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历史是历史

学家思想的反映,不仅因时代而异,也因人而异。

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则是历史学家主观对

客观的历史事件的认识。

2.内容:历史学包括的内容:历史观,历史资料,史学方法,历史编篡学等。

3.特点:历史作为反映过去事实的工具,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从而为人类整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奠定基础。因此,合情合理的历史应具有以下特

点:

1)有一定的史籍史料为依据。

2)有古物或遗址可以做比较。

3)符合人们的普遍意愿。

4.功能:历史学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精

神传承的载体,是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是启迪人生的向导。

“启智”功能主要表现在:

学习历史,可以从历史上总结经验教训,知所警戒,使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

脑,避免实践中的盲目性;

学习历史,可以培养人们的科学头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明是非,

辨善恶,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人们的理论洞察力;

通过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教育,使人们更加具有远见,具有理性,从而提

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及精神文化素质;

很显然,史学的启智功能主要是作用于普通民众,而不是史学家的专利。惟

此,历史学才能成为一门充满活力、根基永固的学科。

5.历史学的四大方面,六个要素

四大方面:是指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

六个要素:是指why(原因,背景)、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

How(怎么样,过程)、What(是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