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6课《变色龙》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13.2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29
总字数:约1.57千字
文档摘要

变色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理解并运用文中“醋栗”“恐吓”“伶俐”等字词,提升词汇量。

2.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模仿奥楚蔑洛夫等人物的语言风格,体会人物的情感与心理。

3.学习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和事件过程,尝试在写作中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1.梳理小说情节,分析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态度转变的逻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对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多元解读,锻炼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3.探究小说中细节描写与人物性格、主题的关联,培养归纳概括与分析推理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1.品味小说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感受契诃夫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2.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如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塑造奥楚蔑洛夫的“变色龙”形象,体会小说的艺术美感与审美价值。

3.欣赏小说的结构美,体会情节设置的巧妙之处,如情节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对增强小说吸引力的作用。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沙皇俄国专制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与人们的生存状态,传承对特定历史文化的认知。

2.认识小说所反映的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思考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对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讽刺艺术。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主题,体会讽刺小说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播放一段变色龙变色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变色龙的特点。

2.?提问:你知道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吗?在自然界中,变色龙的变色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在人类社会中,如果一个人像变色龙一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你觉得这样的人怎么样?

3.?引出课题:《变色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利用数字平台进行课堂互动,学生提交对故事梗概的概括,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提问: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几个词语概括。

(三)角色扮演,深入文本?(2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巡警、围观群众等角色。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对话和动作,进行角色扮演。

3.播放利用数字平台录制得角色扮演视频,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4.?提问:通过角色扮演,你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合作探究,分析形象?(15分钟)

1.?引导学生聚焦奥楚蔑洛夫的“变”,思考:他前后共变了几次?为什么变?

2.?利用数字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提交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提问:作者是如何刻画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五)拓展延伸,理解主题?(10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社会现象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变色龙”式的人物?

2.?提问: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想要表达什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学习这篇小说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阅读契诃夫的其他短篇小说,如《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等,体会其讽刺艺术。

2.?以“我眼中的奥楚蔑洛夫”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

变色龙

变:?五次变化

原因:?维护自身利益

手法:?对话、细节描写

主题:?讽刺沙皇专制统治下小人物的奴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