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4-1《喜看稻菽千重浪》.pptx
文件大小:1.31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4-30
总字数:约2.55千字
文档摘要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

3.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识作者

著名记者——沈英甲

沈英甲(1948—)笔名佳英、英佳,吉林辉南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二、知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困境。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①本文就是在袁隆平获奖后,沈英甲写的一篇关于袁隆平先进事迹的人物报道。;三、明文体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片断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常见的写法有: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③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四、拓知识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评估机构的一份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对此,他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追求。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相关知识;杂种优势:就是把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品种或类型,一个作母本,一个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杂种,在生长势、适应性等方面胜过母本和父本,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水稻的三系: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名人风采;基础识记;积成语;[释义]

①义无反顾:

②在所不惜:

③刻骨铭心:

④力排众议:

⑤鹤立鸡群:;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主旨归纳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精心选材,以事写人——赏析新闻的选材

任务导引

比起其他文体,新闻的选材尤为重要,因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必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就是用具体的材料写新闻,离开了具体的材料就不成其为新闻了。本课选用了具体而真实的材料,凸显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学习时要注意品读。;任务设计

1.《喜看稻菽千重浪》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精神?;①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

稻田里工作;2.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任务探究二让人物跃然纸上——赏析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

任务导引

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是通讯报道中的重要元素,也是通讯报道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元。在通讯中,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可读性和真实性,它是通讯中最丰富的表情符号。;任务设计

1.请赏析下面《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文句。;②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任务探究三抒情议论显主旨——赏析新闻抒情议论